(相關資料圖)
在靈川,野生小河魚是餐桌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若是招待親朋,一盤剛從河里捕撈、新鮮烹制的野生小河魚,便是主人家最鄭重的誠意。灼灼盛夏,位于靈川縣靈田鎮的花江河畔成了市民避暑納涼的好去處。而在這里,藏著一味美食——野生小河魚,其獨特的風味和鮮美的口感,成為了夏日里游客們休閑消暑的最佳CP。
辣椒炒小河魚。蔣景程攝
清蒸黃鱔骨。王道梅攝
清晨,在花江河畔經營著一家農莊的陽玉林劃著竹筏到江中收網撈魚。隨著他手熟練地將漁網提起,川條子、桃花片、哈巴狗、油堆魚……一條條漂亮的小河魚出現在眼前,細細的魚鱗在陽光下閃著銀色的光,帶著江水的清冽,瞬間把這江畔的清晨攪得熱鬧起來。“我們的魚都是每天現撈現煮的,很新鮮。”陽玉林說道。
將自己圈養的黃鱔骨和小龍蝦各拎上一盆,陽玉林帶著清晨的漁獲回到廚房。把河魚遞給妻子收拾,他轉身就往后院菜園趕,今天的重頭戲配菜辣椒得現摘才夠鮮。這道青椒炒河魚是食客點單最多的菜,做法講究快火急炒,將河魚放熱油中煸炒到兩面金黃,丟進新鮮的辣椒、姜、蒜,再撒把鹽、淋勺生抽和蠔油,顛勺間香氣直往人鼻子里鉆,眨眼功夫,一盤油亮噴香、鮮辣開胃的炒河魚就出鍋了。
一桌生態農家菜招呼朋友,搭配夏日的風景相得益彰。王道梅攝
一旁的黃鱔骨也早已碼好盤,入鍋蒸著。廚房里,河魚的香混著黃鱔骨蒸騰的鮮,絲絲縷縷纏在鼻尖,那五分鐘的等待竟顯得特別漫長,勾得人直咽口水。終于盼到了所有美味都端上了桌,夾上一筷子小河魚放進嘴里,香辣的醬汁包裹著鮮嫩的魚肉,中間還藏著一層薄薄的酥脆,豐富的滋味纏得味蕾直打顫。原汁原味的黃鱔骨沒有一絲土腥味,配上一鍋透著椰奶香味的五指毛桃雞湯讓人身心舒暢。紅色的小龍蝦、黃色的南瓜、綠色的紅薯藤……屬于夏天的原生態農家菜襯得這方餐桌更加活色生香。
飯后,坐上竹筏在花江上慢行,遠處山巒疊翠,近處綠樹成蔭,江面吹來涼爽的輕風,讓人在飽嘗美食后更覺身心舒展。在這趟夏日的旅程里,舌尖的滿足與當地的景致相互呼應,恰是當地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花江是漓江的一級支流,河長48.7公里,原生態山水景觀得天獨厚。這里早年間就藏著些懂行的老客,他們熟門熟路地往這兒跑,圖的就是那份沒被太多喧囂打擾的清凈。近年來,隨著交通日漸便利,花江大學集中區人氣漸旺,以及人們對生活追求的改變,越來越多人來到花江尋一份返璞歸真的自在。涌動的人流為花江河畔的村民帶來了經濟活力,農家樂成了火熱的業態,農家菜也成了當地迎客的特色。
靈川融媒 王道梅 蔣景程(實習) 通訊員:呂尋發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