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易敏 陳穎 )眼皮上長了個小腫塊,大多數人會以為是普通的麥粒腫。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肺結核科一區主任醫師夏瑩今日提醒,眼瞼長腫塊不要掉以輕心,長期不消或反復發作,需提高警惕,盡快就醫,因為結核病并非只發生在肺部,眼部也有可能被感染。湖南六旬女士許圓(化名)的眼瞼腫塊就被確診為眼瞼結核。
眼皮腫塊誤當“麥粒腫”,術后才知是結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許女士近日發現自己右上眼瞼莫名腫脹,由于不痛不癢,她以為是常見的麥粒腫,便自行涂抹藥膏。然而,腫塊不僅沒有消退,反而越長越大,甚至影響到了日常睜眼。在家人的陪伴下,她前往醫院就診,并通過手術切除腫塊。然而,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卻讓一家人非常意外,腫塊并非麥粒腫,而是眼瞼結核。一家人十分困惑:結核不是長在肺上的嗎?怎么會長到眼睛上?
接診的肺結核科一區主任醫師夏瑩表示,提到結核病,大家都會想到肺結核,其實結核分枝桿菌的“攻擊范圍”遠不止于此。這種通過呼吸道傳播的病原菌,最常見的攻擊部位是肺組織,一旦遇到免疫力下降的時機,就可能經肺的血管或淋巴道四處游弋尋找落腳點,或從鼻竇、眼眶等鄰近組織蔓延而來,“潛入”眼部,侵犯結膜、角膜、脈絡膜等。
棘手的是,眼結膜結核癥狀極具迷惑性,初期可能僅表現為眼皮紅腫,與麥粒腫、結膜炎高度相似,極易延誤診斷。若眼皮腫塊經久不愈、反復發作,或同時出現不明原因發熱、體重下降,需立即就醫檢查。
麥粒腫與眼瞼結核如何區分?夏瑩表示,從發病速度、癥狀表現都有不同(可見下面的列表)。
眼部結核病灶切除后,并不等于治療終止
夏瑩表示,眼瞼結核的眼部結核病灶切除后,并不意味著治療終止。
首先需進行全身的抗結核治療,遵循“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原則,常用藥物包括異煙肼、利福平等,療程通常6個月以上,部分復雜病例需延長至12個月以上。其次,局部對癥治療,抗結核藥物滴眼液+角膜修復藥物(合并潰瘍時)。此外,必要時進行手術干預,針對眼內炎、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可行玻璃體切除或視網膜復位手術。
遠離眼結核,應重視預防工作。夏瑩建議做好如下幾方面。
1.增強免疫力“打造健康盾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增強免疫力的基礎。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充分休息恢復;合理飲食,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新鮮蔬菜水果等,別挑食偏食;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降低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的風險。
2.預防肺結核“掐斷源頭”。大多數眼瞼結核由肺結核傳播而來,所以預防肺結核很重要。要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如醫院、商場、車站等,要戴口罩,減少飛沫傳播機會;房間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
3.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定期體檢能早期發現身體潛在問題,如了解這些高危人群,與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等,要定期進行胸部X線或CT檢查、結核菌素試驗等,早期發現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及時治療,防止病情發展。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