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秀峰、臨桂警方分別公布了兩起“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和“電信詐騙”案。詐騙人員分別利用社交軟件和會員扣費等手段誘騙市民進行轉賬。其中發生在臨桂的案件涉案金額高達5萬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雖然上述電詐案最終都以桂林警方成功阻止市民轉賬而避免損失發生。但針對上述情況,桂林警方還是提醒市民:來路不明的電話、社交軟件信息不要輕信,不明鏈接不要點擊。如發現異常情況,不要轉賬,要立即報警以免財產損失。
差點被搞走的養老錢
7月14日16時許,桂林市公安局百梓派出所接到市反詐中心預警:居民朱女士疑似遭遇電信詐騙,其名下銀行卡存在大額轉賬風險。
接到預警后,值班民警羅杰第一時間電話聯系朱女士,然而,連續撥打多個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情況緊急!每一秒的延誤都可能讓朱女士的血汗錢不翼而飛,民警迅速調整戰略,立即驅車開展上門勸阻。在此期間,民警不斷撥打其電話,但仍然無法接通。
“警察同志,我的手機用不了了……”民警到達時,正好遇到下樓的朱女士,此時她的手機已不受控制,意識到不對勁后她馬上外出求助。了解后,民警立即將其手機強制關機重啟,開機后立即開啟飛行模式,隨后將她帶回派出所了解情況,并聯系了朱女士的子女。
經了解,朱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某平臺客服,來電是為了告知她已開通了平臺會員,每月將自動扣費800元,并提出可以關閉會員以避免扣費。朱女士稱不會操作,對方表示可以幫忙操作。朱女士信以為真,按對方要求下載屏幕共享軟件并進行相關操作,隨后其手機便不受控制。
“騙子說得有模有樣,我以為她真是客服,就信了……”朱女士懊惱地說。
當朱女士子女趕到派出所,通過查詢確認朱女士名下銀行卡無一分錢流失時,一家人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真是太感謝你們了!要是再晚一步,我的養老錢可能就沒了!”朱女士及子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價值“5萬”的網戀
2025年7月17日
桂林市公安局臨桂分局反詐中心成功攔截一起
“線上詐騙+線下取現”相結合的新型網絡騙局
及時為群眾止損5萬元
故事始于一個月前。2025年6月初,吳女士(化名)在某交友軟件結識了一位自稱部隊軍官的男子。對方頭像挺拔帥氣,動態滿是“軍營日記”。每日早晚的問候、深夜的語音電話,加上長期的噓寒問暖,讓曖昧迅速升溫,也逐步贏得了吳女士的信任。
一段時間后,該男子以部隊管理嚴格、不便使用微信為由,引導吳女士下載名為“隨X”的聊天軟件,并在該平臺上推薦所謂的“xx交易所”投資平臺,聲稱可帶她進行高收益股票投資。因前期已充分獲取信任,吳女士完全相信了這位“軍官”。7月17日當天,她前往銀行提取5萬元現金,準備進行首次“投資”。
當天下午,臨桂分局反詐中心接到銀行緊急預警,稱一名群眾疑似正遭受電信詐騙,正在提取大額現金。警方立即啟動“警銀聯動”機制,多警種協同作戰。在上級部門與轄區銀行的全力配合下,民警迅速研判出受害人信息,經過爭分奪秒的搜尋,最終在臨桂區某小區附近成功攔截攜帶5萬元現金的吳女士。
起初,吳女士對民警的勸阻將信將疑,堅稱只是把錢交給“朋友”。民警經過30多分鐘的耐心勸導和反詐宣傳,吳女士才逐漸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詐騙。隨后,民警將其帶回反詐中心開展進一步勸阻工作。通過一個多小時的真實案例講解和反詐教育,吳女士終于認清騙局,對臨桂公安及時挽損表示衷心感謝。
溫馨提示:
對網絡上認識的陌生人,請一定提高警惕。真正的現役軍人是不會把自己的軍裝照、證件照放在網站上的,更不會以軍人身份在網絡上誘導你投資理財。
任何承諾“內幕消息”“高額回報”“穩賺不賠”的炒股、炒期貨、炒黃金等網絡投資理財都是詐騙。
對非正規網絡途徑誘導投資行為要保持警惕,不要輕信陌生人的投資建議,不要輕信“點贊、分享、助力、做任務”等高額返利,網上充值資金、線下托運現金的都是詐騙。
來源:秀峰公安、臨桂公安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