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18日,一場“安全知識記心中 應急技能伴成長”暑期公益應急科普活動在縣應急管理局舉辦,邀請30名孩子化身“安全小特工”,在趣味互動、沉浸式體驗和游戲闖關中,完成了一場從“知識輸入”到“技能輸出”的安全成長之旅。
應急救援服務隊的隊員講解了防溺水知識。黃燕青攝
學習止血包扎技能。王道梅攝
活動在一場以“動畫短片+場景互動”的應急故事會中拉開帷幕,孩子們通過動畫片的演繹,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針對火災、地震的場景,紛紛體驗了角色扮演,對地震和火災的應對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隨后,孩子們分組體驗“止血包扎小醫生”“我是小小消防員”“防溺水自救”等項目,動手繪制逃生路線圖,還近距離參觀移動指揮部設備,了解無人機在應急救援中的應用。在應急救援服務隊、縣專業森林消防隊隊員及專業人員的細致講解下,孩子們系統學習了傷口包扎、防溺水、消防救援等專業知識,通過趣味互動強化了技能掌握度。
兒童親身體驗實操滅火裝備。王道梅攝
兒童親身體驗實操滅火裝備。王道梅攝
秦紫桐是參加活動的孩子中年齡較大的,她告訴記者,這些活動中,她最喜歡的是防溺水宣傳,叔叔阿姨通過道具手把手教導,很容易就學會了基本自救技能。“原本我以為只要把救生圈拋過去就可以了,沒有考慮到水是流動的,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用繩子再拋過去。這些知識比在學校聽老師說、看視頻都記得住。”秦紫桐開心地說。
為期半天的“安全探險”之旅,不僅讓孩子們掌握了應急技能,更激發了他們傳播安全知識的熱情。安全教育從“被動接受”變“主動傳播”,為社會播撒下無數顆“安全種子”,既帶著動手實踐的溫度,又藏著互助傳播的力量,終將在日常生活中扎根生長,守護萬千家庭的平安。家長覃振華對今天的活動深有感觸:“通過用這種玩游戲、動手試的方式,來學習應急知識。孩子不僅聽得懂,還能記得牢。這種活動比上多少節安全教育課都管用,希望以后多搞幾次,讓更多孩子都能學到這些真本事。”
“舉辦這次暑期公益應急科普活動,就是希望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方式,讓他們掌握應急知識和自救技能。從活動效果來看,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知識,也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一顆安全的種子。未來,我們會繼續開展各類科普活動,讓更多的孩子受益。”靈川縣應急局應急救援股股長周玉婷說。
通訊員王道梅 侯會開 唐永芳(實習)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