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瞧中暑的‘威力’,一旦發生熱射病將有生命危險,尤其是老年人往往癥狀隱匿,容易錯過最佳救治時間,需十分警惕。”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重癥醫學科(中心ICU)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彭瑤今日告訴記者,因為天氣太熱舍不得開空調,長沙89歲的吳娭毑(化名)患上熱射病,被送進了重癥醫學科,所幸目前已轉危為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老人沒開空調患上熱射病,體溫達42.0℃
進入三伏天以來,長沙迎來持續高溫酷暑天氣,氣溫持續為38℃~39℃。家住長沙的吳娭毑平素生活比較節儉,即使到了這樣的酷暑天氣,也舍不得開空調,只開電風扇。沒想到,就是因為這一生活習慣,竟然導致吳娭毑患上了極其兇險的熱射病。
7月20日,吳娭毑在家中突然出現發熱、出汗、胸悶頭暈、意識模糊的情況,家人發現后,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她送往醫院。救護車將其送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后,經檢查發現,吳娭毑體溫高達42.0℃,心率達130次/分(正常為60次/分~100次/分),心肌酶、轉氨酶顯著升高,心衰,電解質紊亂,被診斷為熱射病。醫務人員立即將其轉入重癥醫學科(中心ICU)進行治療。
在重癥醫學科,醫護團隊及時給予緊急降溫、補液抗凝、器官功能支持等治療,隨后,患者終于脫離危險。7月28日,被轉入普通病房進行后續治療。
注意:老年人患熱射病起病往往比較隱匿
彭瑤介紹,臨床上根據發病過程和輕重程度,一般將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熱射病則是屬于最嚴重的重癥中暑。患者核心體溫一般大于40℃,伴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如譫妄、昏迷),可引發多器官衰竭,病死率在50%以上。
熱射病不是普通中暑,對身體健康的損傷,類似“全身煮開水”。由于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退化,對高溫感知遲鈍,加上有些基礎疾病,身體散熱能力差,又舍不得使用降溫設備,因此成了熱射病的高發人群之一。“近年來,門急診接診的熱射病病例中,有多例是舍不得開空調的獨居老人,因此家人需多加關注。”彭瑤表示。
識別中暑十分關鍵。中暑早期會出現頭暈、乏力、口渴、多汗等情況;進展期則演變為面色潮紅、惡心嘔吐、心率增快等;到了危重期,也就是熱射病時期,則會出現核心體溫≥40℃,患者則會出現胡言亂語、抽搐、昏迷等神經異常癥狀,甚至出現肝腎功能異常、凝血障礙、心肌損害等多器官損傷等嚴重癥狀。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患熱射病起病往往比較隱匿,有的癥狀不典型,有的病情進展緩慢,容易錯過最佳救治時間。當出現低熱、出汗、胸悶等中暑癥狀時,應及時就醫處理。
懷疑身邊人中暑,立即采取急救“黃金三步”
彭瑤表示,熱射病的搶救,關鍵在發病后30~60分鐘內啟動降溫措施,以避免患者出現器官衰竭等嚴重情況。吳娭毑因就醫及時,處在病情早期,因此治療效果較好。如果時間再有延誤,后果將不堪設想。
如果懷疑身邊的人患上熱射病,彭瑤提醒,要立即采取急救“黃金三步”:第一步,是快速降溫,將患者轉移至陰涼處,解開患者的衣領,用冷水擦拭頸、腋下、腹股溝,可將冰袋置于患者大血管處;第二步,如果人還清醒,可以讓其飲用淡鹽水500毫升~1000毫升;第三步,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明確告知是“疑似熱射病”。
高溫酷暑天氣如何預防中暑呢?首先,要注意室內降溫,合理使用空調,室溫建議26℃~28℃,濕度≤60%;高溫高濕天,重點人群要進行重點監護,對于獨居老人,家人要注意每天至少兩次電話或者上門查看;外出要做好防護,佩戴遮陽帽,做好防曬,避開上午10時至下午4時的高溫時段;飲食上可適量補充電解質,可以喝一些淡鹽水、綠豆湯,吃點西瓜等消暑食物。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