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我國公益慈善事業持續煥發新活力,一批具有責任感與前瞻視野的企業家正通過實干擔當為公益賦能。在眾多公益探索者中,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匯成百年專項基金發起人、財商教育推動者周文強,以其“公益+商業+科技”的創新路徑,在教育公益領域留下了堅實而溫暖的足跡。
據民政部數據顯示,全國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已超過1.6萬家。作為其中的創新樣本,“匯成百年”專項基金自設立以來,聚焦“教育賦能、困境學生關愛、應急救助”三大方向,在體系化公益實踐中不斷拓展邊界,2024年榮獲央廣網頒發的“公益創新案例”獎項。
“我們做公益不是一次性的捐贈,而是希望構建可持續的賦能機制。”周文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過去數年間,他和他的團隊走進祖國各地,將溫暖與希望送往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受益人群已超過十萬人次。
一棟“初心大樓”,連接千里教育情
2019年,周文強在一次面向企業家的公益演講中,為貴州偏遠地區教育現狀發聲。面對松桃苗族自治縣第二完小師資薄弱、教學樓老舊的情況,他不僅個人捐資,更聯合眾多愛心企業家籌措善款上百萬元,最終促成“初心大樓”順利落成,為當地學子打造了煥然一新的學習環境。
2023年,該校正式授予周文強“榮譽校長”稱號,以表彰其在鄉村教育發展中的突出貢獻。這份榮譽,既是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一件羽絨衣,溫暖寒冬中的童年
在“匯成百年”專項基金發起的“守護成長·匯愛童行”行動中,內蒙古武川縣第三小學的留守兒童和困境學生收到了新羽絨服;而在云南金平縣北部邊境小學,志愿者翻山越嶺,將1000套學習用品、數百雙鞋襪和衣物送到孩子們手中。每一份捐贈,都是一段跨越山海的守護;每一張孩子的笑臉,都是公益最真摯的回響。
一份持續投入,為希望播種未來
從2013年在湖南武岡捐建希望小學,到2015年援助四川甘孜德格藏族學校,再到2016年支持河南輝縣新校落成……周文強十余年來在教育公益上的步履未曾停歇。他始終認為,教育是通向社會公平的關鍵通道,真正的公益不止于捐助,更應激發系統性改變。
“一個人能做的不多,但可以喚醒更多人。”正如周文強所言,他用實際行動,呼吁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教育幫扶的行列。
從“輸血”到“造血”,讓公益走得更遠
隨著公益形態的不斷演進,“匯成百年”在探索“教育公益+財商教育”融合路徑上也邁出新步伐。通過在鄉村學校奉獻愛心、推廣基礎財商素養課程、開展公益直播課程等方式,項目團隊正嘗試構建“授人以漁”的能力體系,助力困境學子擁有更廣闊的認知邊界與成長空間。
“公益不是一場施舍,而是一場價值共建。”周文強表示,未來,“匯成百年”將繼續秉持開放協作理念,在教育幫扶、鄉村振興、家庭建設等方向推進更多落地項目,努力讓每一份愛心轉化為更深遠的社會價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