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一臺呼嘯而來的救護車停在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擔架上的孕婦小美(化名)面無血色,雙手捂著劇痛的下腹,幾乎暈厥。當地醫院初步診斷她為“腹腔妊娠”,發病率僅1/15000,醫院迅速啟動多科室聯動,開啟了與時間賽跑的搶救。
第一時間完善超聲影像后,湘雅二醫院婦產科夏曉夢主任醫師判斷:“這是典型的腹腔妊娠,孕12周胎盤已完全形成。術中極可能出現致命性大出血,死亡率極高。”而小美的急診病歷顯示,她已停經12周,且從未進行過任何產檢。這意味著,一次本可避免的產檢疏忽,升級為生死考驗。
情況緊急,夏曉夢立即向醫務部報告,啟動紅色預警。一場與時間競速的多學科會診迅速展開,放射介入科術前預置腹主動脈球囊,關鍵時刻阻斷血流;泌尿外科提前植入輸尿管雙J管,為管道穿上“防護盔甲”;輸血科調集充足血制品,隨時準備“彈藥補給”;麻醉科調試好自體血回輸設備,確保血液“循環作戰”;普外科團隊嚴陣以待,隨時應對可能受損的腸管。
“胎盤附著于腸管,血管來自右側輸卵管,還可能與周圍組織形成復雜交通支,每一秒都不能浪費!”夏曉夢強調。手術如期開展。術中可見游離血液約500毫升,大網膜與腸管緊緊包繞子宮后壁,胎盤與直腸前壁緊密粘連。醫生嘗試分離妊娠組織時,鮮血瞬間噴出。
“球囊阻斷!計時開始!”介入醫師瞬間充盈球囊,腹主動脈血流戛然而止。醫護人員迅速剝離粘連,精準清除妊娠組織,逐一結扎滲血點。當徹底止血后,僅耗時22分鐘。由于團隊完美協作,術中失血量控制在400毫升,手術順利完成。
“幸虧來了湘雅二醫院婦產科,不然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小美和家屬哽咽說道。夏曉夢叮囑小美:“孕育生命很美好,但守護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如果孕早期定期產檢,做過B超,這場驚心動魄的搶救本可以避免。”
經過術后精心監護,目前小美已順利康復出院。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