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白木
據(jù)湖南衛(wèi)視新聞報道,9月9日傍晚,長沙三一大道西往東方向,湖南省高管局附近,一輛小轎車引擎蓋處突然冒煙起火。危急時刻,多名熱心市民挺身而出,拿出滅火器成功控制住火勢。
救火視頻中,身著白色制服的公交司機、藍色T恤的餓了么騎手、黑色便裝的普通市民——這群素不相識的路人,用一場默契十足的救援行動,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城市文明贊歌。
一贊社會責任心強。當危險突然降臨,他們沒有選擇隔岸觀火,而是毫不猶豫沖向火場。不同的職業(yè)裝束下,是同樣熾熱的責任心。他們用行動證明,社會責任從來不是某個群體的專利,而是每個公民內心深處的價值選擇。
二贊安全素養(yǎng)高。視頻中,滅火器有大有小,數(shù)量達四五個,說明救火者大多隨車配備滅火器,且能夠隨手可取、隨手可用。齊全的設備、熟練的操作手法、科學的處置方式——避免掀開引擎蓋防止助燃,既折射出全民安全意識的提升,更彰顯了城市日常安全教育的成效。
三贊團隊協(xié)作好。沒有事先排練,沒有統(tǒng)一指揮,他們卻自發(fā)組成了一支高效的“臨時消防隊”:有人主攻滅火,有人傳遞器材。他們瞬間達成的默契,正是城市文明積淀的生動體現(xiàn)。
火滅人散,這群無名英雄悄然消失在夜色中,但他們留下的精神光亮卻持續(xù)閃耀。此事的動人之處還在于,這既不是正規(guī)化的應急救援,也不是計劃性的志愿服務,而完全是普通市民自發(fā)的義舉。正是植根于日常的道德自覺,構成了城市安全深厚的民間基礎。
在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路人甲”,他們可能身著不同制服,肩負不同職責,卻始終懷揣相同的擔當。每一次危難時的挺身而出,都是對城市文明底色的一次擦亮,也是對公民精神的一次升華。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