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詐騙手段也越來越多,廣大消費者稍不留意就可能落入不法分子精心設計的圈套。近日,陳先生就遭遇了一起以“校園貸款賬戶注銷”為名的詐騙案件。在此,民生銀行廣州分行通過這一案例,為大家詳細剖析此類詐騙的套路,同時給出風險防范提示。
一、案例詳情
陳先生接到一通自稱“某平臺客服”的電話。電話那頭稱,陳先生在大學期間申請了校園貸款,按照國家現行政策,需要即刻注銷該貸款賬號。陳先生當即表示懷疑,因為他從未申請過任何貸款。然而,“客服”接下來準確說出了陳先生的個人信息,還堅稱在貸款平臺上查到他的借款記錄,懷疑是他人冒用其身份證信息開通了貸款賬戶。為避免影響陳先生的個人信用記錄,“客服”還主動提出幫他代辦注銷手續。
陳先生逐漸被說服,按照“客服”的一步步指示,在多個網貸平臺注冊,并將從這些平臺獲取的貸款額度提現,然后轉入“客服”指定的賬戶。幾次轉賬之后,當“客服”繼續要求陳先生在其他網貸平臺重復同樣操作時,陳先生才猛然意識到自己被騙。但此時,他已經遭受了29900元的經濟損失。
二、案例分析
該案例中陳先生個人信息被泄露,導致犯罪分子能準確說出其信息實施詐騙行為。而陳先生接到電話后,沒有通過官方渠道核實真實性,而是輕易相信對方所說,按對方指示轉出資金,一步步走進對方精心設計的陷阱中,蒙受損失。
三、風險提示
1. 加強客戶教育。銀行或正規金融機構絕不會通過電話要求客戶進行貸款賬戶注銷操作,更不會引導客戶前往其他平臺進行貸款。廣大客戶務必牢記這一點,切勿輕信陌生電話中的此類說辭。
2. 重視信息安全。個人信息安全至關重要,身份證號、銀行賬號等敏感信息不要輕易透露,尤其是面對不安全的渠道和不熟悉的人時,更要提高警惕,避免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3. 學會核實信息。當接到類似可疑電話時,建議客戶直接撥打銀行官方客服號碼進行咨詢,或者親自前往銀行柜臺核實情況,切勿通過對方提供的聯系方式回撥,以防陷入詐騙陷阱。
4. 及時報警止損。一旦客戶懷疑自己遭遇詐騙,要立即掛斷電話,停止一切資金轉移操作,并保留相應證據,迅速向公安機關報警,盡可能減少損失。
民生銀行廣州分行提醒您,時刻保持警惕,增強防范意識,才能有效抵御各類詐騙風險,守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
民生銀行廣州分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