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送給億萬農民的一份新春大禮,引起了全國的廣泛關注。近日,針對一號文件中關于鄉村振興的熱點和焦點問題,資深時事評論員、大國科技創新智庫高級專家、中國政府管理案例庫編審委員會榮譽主席、北大博雅政府管理研究中心榮譽主席謝峰教授,圍繞縣域經濟發展,為大家進行了深度解讀。
縣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戰略方針是關鍵
立足于廣東省韶關市的鄉村振興調研實踐,謝峰認為,實現鄉村振興,首先要支持農業大縣聚焦農產品加工業,引導企業到產地發展糧油加工、食品制造;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繼續支持創建一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實施鄉村休閑旅游提升計劃。支持農民直接經營或參與經營的鄉村民宿、農家樂特色村(點)發展,將符合要求的鄉村休閑旅游項目納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學學農勞動實踐基地范圍。
借助現代數字化手段,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促進農副產品直播帶貨規范健康發展。同時,開展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推進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完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在以上基礎上,加快落實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政策,支持大中城市疏解產業向縣域延伸,引導產業有序梯度轉移,大力發展縣域范圍內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推動形成“一縣一業”發展格局。
科技成果有效轉化,鄉村產業升級的技術保障
謝峰在會見國家龍頭企業、廣東雪印集團董事長、韶關市農業協會會長肖勇生,借助一號文件,進一步分析指出:科技成果有效轉化,是鄉村產業升級的技術保障。
謝峰認為,現代農業的實質就是科技型產業,涉及到品種、土肥、植保、加工、貯運等跨學科領域,其科技化程度非常高,當前我國科學技術的全方面發展,可以說已經為農業科技的應用完成了科研的準備工作,難點在于如何進行有效的轉化利用。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互聯網和大數據產業在我國的急速發展,也為農業科技化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消費市場和機遇,通過互聯網已經有效地建立起了農村與城市的聯系紐帶,讓鄉村的特色產品能夠方便快捷地進入城市,促進了城鄉生產和消費要素的有效流動。
同時一些地方通過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建立的農產品溯源體系和實時監控體系等產業應用,也有效地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農業技術發展方面,現代國際先進技術+中國傳統農作智慧是必要。鄉村效益發展方面,市場導向的現代化經營是必需。
謝峰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隨著國家發展重心向農業和農村傾斜,從過去依靠城市輻射被動發展到探尋可持續的鄉村內生增長模式的國家戰略將發生巨大轉變。謝峰說:“中國鄉村振興是新時代面向未來的社稷復興工程,塑魂是核心、造血是關鍵、美顏是必要,市場是紐帶,生活是歸依。”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