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鄧蔭偉教授在陽朔縣金寶鄉大水田村麻竹種植點調研麻竹筍長勢狀況。劉澤良攝
7月22日,廣西師范大學二級教授、自治區科技特派員鄧蔭偉帶隊赴陽朔縣金寶鄉調研麻竹產業。調研發現,當地麻竹筍長勢喜人,樣筍單根最重達7.75公斤,較去年同期樣筍重量增長96%,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當下,正值采收高峰,調研組深入大水田村、新村、長樂村等25個種植點查看并與農戶交流。經現場采樣測定,樣筍平均長度達70厘米,單根超6公斤的占比顯著提高。鄧蔭偉表示,金寶鄉麻竹筍的長勢和單產水平非常令人鼓舞,科技賦能特色產業的效果明顯。
陽朔縣金寶鄉麻竹筍長勢喜人,單根平均長度達70厘米,重量超6.0公斤。劉澤良攝
這一喜人長勢,印證了麻竹產業正成為金寶鄉農業轉型的“金鑰匙”。自2022年鄧蔭偉團隊指導新村利用荒地推廣種植以來,該產業已吸引130余戶參與,規模近千畝。麻竹筍具備“短平快”特性:首年種植、次年產筍、三年豐產,第四年畝均產量可達1500公斤,畝均年產值約4000元,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大水田村麻竹種植戶黃連富高興地說:“以前這荒地啥也種不好,現在跟著專家種麻竹,收入穩定多了?!?/p>
金寶鄉正依托科技力量,讓“一根筍”真正闖出生態致富的廣闊天地。
劉澤良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