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記者從四川省人社廳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決策部署,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8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經省政府同意,結合四川實際,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11個部門近日印發《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重點對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政策措施進行了細化完善,突出了工作指導、政策指引、措施配套、機制保障要求。
《實施意見》總體要求部分包括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指導思想著重突出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要以人民為中心、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并重、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等內容。基本原則強調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要堅持創新推進、分類施策、協同治理,兜牢勞動者就業、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社會保險、職業培訓等基本權益底線。
《實施意見》根據新就業形態不同用工類型,加強分類規范引導,創新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制度機制,推動形成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協同共治格局。對照國家文件要求,《實施意見》政策措施特點主要表現在框架體系和特色創新兩個方面。從框架體系看,《實施意見》從落實勞動者權益保障責任、保障勞動者基本合法權益、優化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四個方面,提出了20條落實細化的政策措施,強化平臺企業主體責任、明確勞動者7項基本權利、優化6項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完善4項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
從特色創新看,在國家文件基礎上,《實施意見》創新提出12項政策措施。一是細化合作用工類型,由國家文件列舉的勞務派遣類型,擴大到外包、加盟、代理等類型;二是明確平臺企業的共同雇主責任,提出合作用工企業勞動者勞動報酬等支付性待遇得不到及時償付時,平臺企業應當履行先行清償或補償責任;三是嚴格守法誠信管理,合作用工企業拖欠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不良行為記錄依法依規納入信用管理;四是明確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具體指導意見和加班工資支付辦法;五是明確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分類指導意見;六是明確我省推進職業傷害保障全國試點基本意見;七是從民主協商制定制度規則和平臺算法、自主協商解決勞動糾紛、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協調機制等三個方面,尊重落實企業、勞動者構建和諧勞動(從業)關系主體地位,推進勞企共同體保障機制建設;八是進一步明確制定勞動標準、開展集體協商、引導工資增長等行業主體責任;九是依托四川公共就業服務管理系統建立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十是提出我省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就業創業指導、社會保險經辦、職業技能提升等服務措施;十一是提出我省部門協同治理、工會維權服務、爭議多元處理、部門聯合監管等保障機制;十二是推廣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組織開展和諧勞動關系“春風行動”經驗成果,推進勞動(從業)關系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
(記者 李丹)
《實施意見》要求全省各地從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職責和營造輿論環境三個方面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落地落實。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