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PPI同比下降1.3%,連續兩個月負增長,環比上漲0.1%。由于去年基數較高,11月PPI同比繼續負增長,但受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行業價格上漲影響,環比微漲。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物價數據。
【資料圖】
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6%,漲幅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回到“1時代”。受豬肉、鮮菜、出行住宿等價格影響,11月CPI環比下降0.2%。受疫情囤積食物及藥品等影響,糧油、中藥等價格有所回升。
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3%,連續兩個月為負增長。受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行業價格上漲影響,11月PPI環比上漲0.1%。11月鋼材、紡織等下游價格回落,顯示終端需求偏弱。
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全球經濟增速下行等影響,11月我國物價整體在繼續走低。展望未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加上2023年宏觀政策力度有望加大,有助于推動消費、服務業的恢復;不過,當前房地產市場尚在下行區間,加上外需走弱,2023年我國物價可能維持溫和上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豬肉價格高位回落 中藥需求有所走俏
11月CPI同比上漲1.6%,環比下降0.2%。受國內疫情、季節性因素及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等共同影響,11月CPI環比由漲轉降,同比漲幅回落。
具體來看,11月鮮果、交通工具用燃料、蛋類、糧食、食用油、服裝、中藥等品類價格較上月有所回升,主要跟國內多點散發疫情帶來的囤積食物、藥品的行為有關,以及受國際原油價格傳導,冬裝新款上市價格略有上漲。與此同時,旅游、豬肉、交通工具、租賃房房租等價格較上月有所回落,跟疫情因素抑制出行、部分務工人員提前返鄉等有關。
不過,整體來看,11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環比下降0.2%,是連續七個月低增長或零增長后的首次轉負。該數據顯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11月消費整體較為疲弱。
11月食品價格較上月下降0.8%,是影響CPI回落很重要的因素。其中,鮮菜因天氣條件較好供應充足,11月環比價格下降8.3%,降幅有所擴大;中央儲備豬肉投放工作繼續開展,生豬供給持續增加,豬肉價格由漲轉降,11月環比下降0.7%。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豬肉價格環比下降0.7%,同比上漲34.4%。這是豬肉價格經歷了年內“七連漲”之后的月度價格回落。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自10月24日觸及35.69元/公斤的年內峰值后,價格整體有所回調,12月上旬豬肉平均批發價格31-32元/公斤左右波動。
廣東一家生豬養殖廠廠主李偉(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們毛豬售價現在大概在20多元/公斤的水平,價格水平一般,相較養殖戶的成本而言利潤還不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堂食漸漸在放開,消費需求有所恢復,但目前對生豬價格并沒有什么影響。今年春節期間豬肉價格可能不會有明顯上漲,未來還是要看居民收入、消費恢復狀況。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周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生豬供給來看,年初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保持在4100萬頭最低保有量之上,10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379萬頭,豬肉市場供應有保障。三季度養殖場戶出現明顯壓欄惜售情緒,壓欄增重的生豬會在隨后的2-3個月出欄上市,恰好對應10月份以來的豬肉供應。與此同時,消費端像10月餐飲零售較同期有所下降,消費恢復不及預期。綜合供需端因素,對豬肉市場形成一定沖擊。
“春節是傳統豬肉消費旺季,對豬價有一定支撐。隨著疫情防控的優化,很多城市對堂食限制明顯下降,但出于對疫情的擔憂,短期內戶外消費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較小。由于今年5月以來能繁母豬存欄持續增加,豬肉供應有保障,預計2023年豬肉價格整體仍有進一步回調的空間。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疫情對豬肉消費的影響預計會逐步減弱至恢復常態”,周琳指出。
11月中藥價格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8%,累計同比上漲2.5%。在11月核心CPI走低的背景下,中藥價格延續其此前一直維持的溫和上漲態勢。可對照的西藥價格則相對疲軟,11月西藥價格環比增長0%,同比增長0%,累計同比下降0.4%。
近期,隨著國內防疫的優化,部分可用于緩解癥狀的藥品走俏。雖然醫學專家在提醒無需恐慌性囤藥,但在一些地方,部分藥店的連花清瘟等中成藥賣斷貨,布洛芬等退燒西藥也售罄,部分價格翻了好幾番。與此同時,相關醫藥生產企業在加班加點加足馬力生產。12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告誡涉疫物資生產經營者“九不得”,其中就包括不得哄抬價格,不得串通漲價等。
煤炭價格走高 鋼材有觸底反彈跡象
11月PPI同比下降1.3%,連續兩個月負增長,環比上漲0.1%。由于去年基數較高,11月PPI同比繼續負增長,但受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行業價格上漲影響,環比微漲。
具體來看,隨著天氣變冷,11月上游能源類工業品,包括石油、燃氣、煤炭等價格上漲,有色金屬價格也有所上行;由于終端需求不振,包括化學纖維、黑色金屬、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紡織業等價格有所下降。
以布倫特原油價格為例,9月底原油價格觸及到84美元/桶底部之后,10月價格震蕩上行,11月4日觸及98.57美元/桶的高點,隨后原油價格整體下行,12月8日結算價格定在76.15美元/桶的水平。
煤炭價格已經實現“三連漲”,9、10、11月份價格環比上漲0.5%、3%、0.9%,11月漲幅有所放緩。
隆眾資訊煤炭分析師韓雅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整體來看,今年煤炭價格在一定區間內波動,今年由于下游需求不旺盛、盈利狀況不佳,下游廠商會主動減產,會帶動煤炭價格回落。10月下旬煤炭價格為年內高峰,隨后價格有所回落,但進入12月份價格又有所走高。近期煤炭價格走高主要因為天氣變冷,采暖需求在回升。短期來看,煤炭價格可能還會往上走。今年由于煤炭價格相對較高,保供電廠長協煤占比可能超過80%。展望明年由于長協煤占比較高,煤炭價格會保持在合理區間。
與此同時,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價格已經連降七個月,11月價格環比下降1.9%。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11月鋼材價格整體延續下跌的態勢,目前鋼材價格處于相對低的水平。不過,11月鋼材價格也呈現出震蕩反彈的行情,蘭格鋼鐵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蘭格鋼鐵全國鋼材綜合價格為4161元/噸,較10月末上漲84元/噸。受原料成本相對堅挺、趕工需求明顯釋放、穩增長政策加力等共同帶動下,市場信心和預期有所提振,使得11月底鋼材價格出現震蕩反彈。
“今年以來,鋼價下跌主要原因有全球貨幣政策收縮,國內房地產市場下行,下游需求整體不足。從未來趨勢看,鋼材、有色金屬有望逐步底部反彈,反彈的時間和周期要看需求恢復狀況。目前利好政策頻出,短期仍有上漲態勢。但是,春節期間需求減弱,可能有回落壓力。2023年PPI或將呈現底部反彈趨勢”,王國清表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預計12月PPI同比會有所反彈,主要因為去年基數比較低,市場擔憂2023年全球經濟出現衰退,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維持高位窄幅波動。2023年PPI同比可能繼續收縮,因為明年需求恢復需要時間,全球經濟趨緩加上金融政策收緊對全球商品價格施壓,另外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今年基數整體偏高。
(作者:周瀟梟 編輯:張星)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