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18日電 題:一季度經濟增速4.8%背后的“亮點”
作者 張奧平 增量研究院院長
2022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在國內外不確定性加劇的環境下,依舊體現出“穩字當頭、迎難而上”之勢。國家統計局4月18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較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
在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中,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4.4%,其中新興市場和發達經濟體實際GDP增速分別為4.8%和3.9%。2022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4.8%的增速,依舊處于全球經濟較高水平。
目前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在2021年已達到1.25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所設定的高收入國家的門檻——人均GNI(國民總收入)12695美元。中國經濟正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而經濟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看驅動經濟增長的底層動能能否實現由要素投入驅動(依靠資源或者廉價勞動力),向技術創新驅動(激發市場微觀主體創新發展活力)的跨越。
目前,創新不是中國經濟實現長期高質量發展的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該如何答好的必答題。
首先,在近三年的中國經濟發展中,科技創新擺在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在2021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七大政策部署中,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要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
其次,從2022年一季度經濟數據來看,代表科技創新的高技術產業投資,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是疫情以來經濟發展中持續性的“亮點”。2022年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7.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2.7%、14.5%。高技術制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7.5%、35.4%;高技術服務業中,信息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1.3%、19.0%。
此外,在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下,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2%、8.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7.7、1.6個百分點。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太陽能(000591)電池、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140.8%、24.3%、10.2%。
從PMI(采購經理指數)數據也可以看出,雖然3月制造業PMI顯示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整體受到較大的影響,但是高技術制造業PMI為50.4%,保持擴張。從企業用工和市場預期看,高技術制造業從業人員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52.0%和57.8%,高于制造業總體3.4和2.1個百分點。表明高技術制造業具有較強的發展韌性,在創新驅動的經濟環境下,創新型企業對未來市場發展預期較強。
從世界各國實現創新發展的成功經驗來看,只有創新型企業與資金、資本更緊密有效地結合,經濟才能實現高效的創新發展。2021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從資本市場近三年的注冊制改革,以及2021年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北交所設立,我們可以看到資本市場正在快速補足其幫助創新型企業實現融資發展的功能。這將促進資本更好發揮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強化資本市場在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循環方面的重要功能;使得更多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實現直接融資發展,從而持續深化中國經濟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