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月25日發布助企紓困解難30條措施以后,深圳再推重磅文件以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4月8日,深圳發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聚焦解決市場主體升級壯大過程中普遍需要解決的融資支持、創新人才需求等突出問題,進一步創新政策、優化服務,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緊密結合,促進市場主體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30條和紓困解難30條是相互支撐、并行不悖,也做到了長短相繼,形成組合拳。”深圳市發改委主任郭子平8日下午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實施意見》是著眼長遠激效增活,為市場主體發展成長保駕護航。
郭子平表示,我們初步計算,在2022年至2025年期間,深圳市本級的財政將直接投入超過300億元的資金,通過扶持獎勵、入庫培育、平臺建設、優化環境,為市場主體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
《實施意見》全文內容共計30條,包括總體要求,積極推進“個轉企”、扎實推進“小升規”、深入推進“規做精”、持續推進“優上市”、培育壯大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大力培育“獨角獸”企業、營造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發展環境和保障措施等九個方面的內容。
深圳市的市場主體數量在全國范圍內一直遙遙領先。截至2022年一季度,深圳全市累計共有商事主體385.4萬戶,同比增長5.3%,其中企業244.2萬戶,同比增長5.2%;個體戶141.2萬戶,同比增長5.5%。按深圳市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深圳市常住人口1763.38萬人計算,全市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18.5戶,擁有企業138.5戶。
同時,截至2021年末,深圳市境內外上市公司是495家,A股總市值達到9.09萬億元,居全國城市的第二位。
根據《實施意見》,到2025年,深圳市場主體梯隊培育格局全面構建,活躍度進一步提升,實現進一步擴容提質。擴容方面,到2025年,市場主體總量突破460萬家,企業超過320萬家;提質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5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600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到80家以上。境內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世界500強企業增至10-1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萬家,獨角獸企業新增20家以上。
其次,針對個轉企、小升規、規做精、優上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等6個不同類型的市場主體,根據發展中的特別需求,量身定制、發掘、尋找、孵化、培育、扶持壯大的全鏈條機制,加強個性支撐,讓市場主體升得快、運得多、長得大。
根據《實施意見》,政府各部門都將真金白銀支持各市場主體發展壯大。
例如,對個體工商戶直接轉型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或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的,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對規上企業以上市為目的進行規范化公司制改制的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入選市級、省級、國家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最高獎勵10萬元、20萬元、50萬元;
對首次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進入創新層再給予最高30萬元獎勵;對擬在境內上市并完成上市輔導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直接在境外上市的企業給予最高80萬元獎勵,對重組外地上市企業并將其注冊地遷入本市的企業以及遷入本市的外地優質上市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等。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