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30日電 題:自貿試驗區應充分發揮“改革試驗田”作用
作者 周晉竹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員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創新發展服務貿易、數字貿易,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已經正式實施,中國服務貿易將在6年內進入以負面清單模式全面開放的階段,正面迎接來自全球服務貿易產業的激烈競爭。在這種背景下,自貿試驗區應充分發揮“改革試驗田”的作用,在服務貿易制度創新方面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為中國在“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好壓力測試,為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
中國服務貿易結構優化升級
2021年,中國服務貿易持續快速增長,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達5298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1%;其中服務出口25435億元,增長31.4%;進口27547.7億元,增長4.8%。服務貿易逆差大幅收縮,下降69.5%至2112.7億元,為2011年以來的最低值。
中國服務貿易逆差最大來源產業仍然是旅行服務。運輸服務逆差額同比大幅收縮,已經不再是中國主要服務貿易逆差來源產業。知識產權使用費上升為第二大逆差來源產業,保險和養老金服務上升為第三大逆差來源產業。
中國服務貿易順差的前三大貢獻產業分別為其他商業服務、加工服務和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其中,以數字服務貿易(即按照聯合國貿發會議定義的信息傳輸、計算機處理等相關服務貿易)為主,包括人力資源、地理信息、法律、會計、咨詢等專業服務的其他商業服務近年來成為中國服務貿易增長較為迅速的產業。
中國服務貿易整體呈現出逆差縮減、結構優化的特點,尤其是數字經濟帶動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步增長,運輸服務和旅游服務競爭力逐漸增強帶動傳統服務貿易結構改善明顯。
RCEP與多邊談判成果將大幅降低中國服務貿易壁壘
近10年來,全球服務貿易平均增速遠高于貨物貿易增速,但是也更易受貿易政策和壁壘的影響。WTO預測,2040年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占比將由目前的22%提升至33%以上。但國際服務貿易的交易成本是傳統貨物貿易成本的兩倍,其中成員內部規制因素帶來的成本占40%。由于服務的無形性,服務貿易保護政策更多采用非關稅措施?;趪H服務貿易與要素流動的不可分性,管理國際服務貿易的政策與有關服務業和要素跨國流動的政策結合在一起,甚至國內的政策法規也成為限制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障礙。因此,國際服務貿易政策措施的隱蔽性、保護性、靈活性和互動性都很強。減少服務貿易成本有助于形成全球貿易增長新的內生動力。IMF數據分析表明,服務貿易成本減少15%將刺激20國集團GDP增長0.5%。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是繼中國加入WTO之后的又一重大開放成果。RCEP框架下中國服務貿易的開放承諾已經達到已有自貿協定的最高水平,遠高于中國入世的服務貿易承諾。與入世承諾相比,RCEP協定中中國服務貿易開放水平提升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服務貿易開放承諾部門在入世時近100個部門的基礎上新增了22個,主要為研發、管理咨詢、制造業相關服務、空運等;二是服務貿易領域具體承諾內容進一步升級,主要為金融、法律、建筑、海運等37個部門。
中國在RCEP協定中做出的服務貿易開放承諾主要內容集中在外國服務準入擴大和國民待遇限制減少兩方面。在入世基礎上擴大承諾范圍的部門主要為制造業相關服務、養老服務、建筑設計和工程服務以及所有環境服務等,都允許外商獨資。中國在入世基礎上進一步取消限制的服務貿易部門主要為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和國際海運,對外資持股比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放開。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WTO服務貿易國內規制聯合聲明倡議談判順利完成。該協議簽署方共有67個成員,囊括了中國、美國和歐盟成員國在內的前9大世界服務貿易強國,服務貿易規模占世界服務貿易總額的90%。該倡議生效后將為全球企業每年節省1500億美元的服務貿易成本,尤其惠及中小微企業,金融、商業、通信和運輸服務業受益尤為顯著。
自貿試驗區下一階段制度創新重點應集中在服務貿易
2021年,全國21個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2130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6.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29.5%,以占全國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實現了占全國18.5%的外商投資和17.3%的進出口,為穩外貿、穩外資作出了積極貢獻。
《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縮減至27條,已經實現了制造業條目的全面清零,服務業開放持續擴大。未來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重點將集中在服務貿易領域,預計自貿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將在2022年內推出。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服務貿易國,是RCEP成員中最大的服務貿易市場。但是,中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發展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長期存在服務貿易逆差。二是中國服務貿易總額占全球比重與美國還有不小的差距。三是服務貿易占中國貿易總額的比重較低。
針對這些問題,自貿試驗區或將積極進行制度設計,從三個方面促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一是盡快出臺自貿試驗區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為RCEP生效后6年內服務貿易由正面清單轉為負面清單開展壓力測試。二是加大服務業開放力度。自貿試驗區版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應按照RCEP關于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承諾水平盡量壓縮限制措施條目;三是對標更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設計制度創新。(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