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5日電 15日,國新辦舉行2022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有提問稱:1-2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是兩位數,出現了明顯增速加快的情況,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哪些?隨著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落地,下階段投資是不是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1-2月份主要生產需求指標中,投資增長也是一個重要變化。今年以來,在穩增長政策作用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增速也是明顯回升。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個百分點。投資回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一是穩增長穩投資的政策發力。各地區各部門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加強資金等要素保障,效果不斷顯現。去年四季度,已經發行了1.2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主要對投資拉動可能會落在今年。同時,又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限額1.46萬億元。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中,國家預算資金同比增長33.9%,有力支持相關投資。大項目投資增長明顯,1-2月份計劃總投資在億元及以上的大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5.8%,對全部投資的貢獻率接近60%。1-2月份新開工項目完成的投資超過60%。
二是積極推動制造業投資增長的成效明顯。今年以來,各地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制造業投資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很多地方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大項目陸續開工。同時,隨著制造業穩步恢復,裝備和高技術產業的市場需求在擴大,支撐了制造業投資加快。1-2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0.9%,比2021年加快7.4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42.7%,比上年全年加快20.5%。裝備制造業增長34%,比上年全年加快18.1。制造業發展當中,隨著綠色低碳轉型,隨著智能化發展,企業技改的投資投入在加快。1-2月份,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27.2%,比上年全年加快13.6個百分點。
三是基礎設施投資和民生領域投資加大。我國基礎設施領域和民生領域投資潛力仍然巨大,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各地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積極推動重點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等投資建設。1-2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1%,比上年加快7.7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信息傳輸業方面的投資分別增長22.5%和15.2%。同時,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的力度持續加大。1-2月份,教育、衛生投資分別增長19.8%和29.3%。
付凌暉指出,這些情況表明,投資穩增長、促發展的積極作用正在逐步顯現。在投資快速回升的同時,還需要注重提高投資效率,既要有利于當前的穩增長,更要惠及長遠,防止無效和低效投資。
下階段,付凌暉稱,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十四五”規劃,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用好政府專項債和中央預算內資金,撬動社會投資,鼓勵民間投資,優化投資結構,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新經緯APP)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