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 程子姣)3月8日晚間,新京報貝殼財經舉行2022年全國兩會特別節目經濟策云論壇,本期話題是“數字新基建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云事業群總裁高禮強作為本次論壇嘉賓,在論壇上他介紹說,京東是一家同時具備實體企業基因和屬性、擁有數字技術和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從數字新基建的技術支持角度,京東云通過提供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核心技術,支持了京東智能供應鏈運轉,保障了京東618、11.11等大型活動,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用戶體驗。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云事業群總裁高禮強 圖/受訪者供圖
這些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技術能力不但服務于京東自身,同時也通過京東云對外提供技術服務,幫助更多的實體經濟實現數字化的轉型。無論是鄉村振興還是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小微企業降本增效方面,京東都已取得了很多“以實助實”的豐碩成果。
面對數字新基建的發展浪潮,高禮強表示,京東既是數字新基建的最初實踐者,也是率先受益者。隨著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包括零售、制造、交通、能源等更多的實體企業,都已經在積極擁抱互聯網和數字化,希望借助數字化轉型和升級,實現業務增長和跨越。“數實融合”已經成為今天產業經濟的主旋律,更早深入擁抱數字化的行業必將更快受益于數字新基建的發展。
京東作為供應端和消費端的鏈接樞紐,一端連接近1000萬的SKU、幾十萬家商家連通產業互聯網,另一端通過超5.5億活躍用戶連接消費互聯網。龐大的自營模式讓京東更緊密、更近距離地洞察生產環節,通過疊加物流、金融和技術等服務讓自身更加貼近和了解產業,進而立足產業互聯網,構建起數智化社會供應鏈。超強的數字化能力,讓京東比消費者更懂得消費者,比品牌商更懂得產業。
據介紹,京東云是京東集團整個數字化的“云底座”。京東云的任務首先是支撐京東集團全面的運營業務,與此同時面向政企客戶輸出京東云的技術和能力,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常州模式”就是高禮強介紹的京東云對外輸出技術能力、打造制造業數字化產業帶的典型案例。京東云在常州地區打造落地的以“5G工業專網+邊緣算力集群”為基礎的工業專有云平臺,全面推動了當地工業企業參與到數字經濟中來。截至目前,“常州模式”已成功接入區域內3百余家工廠的3萬多臺設備,并幫助區域內成功消化價值近15億的剩余產能。通過這個平臺,京東云將提供包括應用工業AI、機器視覺、大數據分析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將這個區域的工業企業產能有效聚合起來,高效實現供需匹配,幫助當地企業進行產能結構的有效優化和提升。
京東云作為數字新基建的重要參與者,依托京東集團多年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維管理經驗,已在全國范圍內完成了數據中心布局,運營超過70座數據中心為客戶提供強大的算力資源保障,并通過科學規劃打造了多元化配套園區,全面輻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成渝地區等核心經濟帶。高禮強提到“東數西算”的國家戰略工程,他表示:面向未來,京東云將積極參與“東數西算”相關樞紐節點項目建設, 基于核心樞紐節點,進行低碳節能數據中心建設,加速全網算力資源的一體化布局,為更多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加穩定、便捷的云計算服務,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回顧京東十幾年的發展,正是充分地將數字化的能力運用到業務當中,才讓京東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產業升級,找到了持續增長的曲線。所以,我們也把經驗輸出給千行百業,幫助更多的行業實現產業數字化,希望對其他行業有所借鑒。”高禮強認為。
據悉,本期經濟策云論壇邀請了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全國人大代表、東風汽車(600006)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談民強,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云事業群總裁高禮強參與討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程子姣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陳荻雁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