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國家統計局周三數據顯示,2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9%,與上月持平,環比上漲0.6%。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8.8%,PPI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5%。
此前財聯社“C50風向指數”調查顯示,市場預估國內2月CPI和PPI同比將回落至0.7%和8.7%。
市場人士分析,2月核心CPI走弱反映內需仍弱、穩增長尚待見效,同時外部供給沖擊造成PPI環比漲幅擴大、同比回落速度比市場預期緩慢。對于國內政策而言,穩增長仍是首位,CPI短期2%以內不構成通脹擔憂,而PPI反映的企業成本壓力更需要政策呵護,降準降息窗口未關閉。
PPI環比由降轉升
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董莉娟指出,在2月份PPI8.8%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8.4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市場人士表示,俄烏沖突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驟升拉高PPI環比漲幅,延緩PPI同比回落勢頭,新漲價因素走強,應密切關注地緣政治因素導致的后續輸入性通脹的風險。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財聯社表示,2月PPI當月同比下行主要受生產資料PPI同比下行、2021年同期基數上行和翹尾因素下行的拖累。從新漲價因素看,雖然2月國際油價、有色金屬價格大幅上行,拉動焦煤焦炭價格上行,但是螺紋鋼與鐵礦石價格下行。
東吳證券宏觀團隊對財聯社表示,2月PPI的表現強于市場預期,油、銅相關行業出廠價格環比增幅明顯,帶動PPI環比由負轉正,2月通脹尚未完全反映俄烏沖突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的影響,預計3月PPI環比會進一步加速,PPI同比繼續在8%以上。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表示,后期國內主導的煤炭、鋼鐵價格漲幅整體上會處于下行通道,但短期內國際原油及部分有色金屬價格漲幅將顯著擴大。由此,3月PPI不排除短期拐頭向上的可能。未來一段時間俄烏沖突及美歐對俄能源出口限制將是影響國內PPI走勢的決定因素。
核心CPI同比回落,消費需求仍偏弱
董莉娟稱,在2月份0.9%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1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0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市場人士指出,當前恰逢“豬周期”處于下半場的價格走低階段;在生豬供大于需的背景下,2月豬肉平均批發價再次探底。另外,疫情后期消費修復較緩,產能修復較快,這是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一直處于低位的重要原因。
東吳證券宏觀團隊指出,2月CPI符合市場預期,盡管國際油價上漲帶來成品油消費價格環比漲幅明顯,但豬肉價格環比和同比降幅都擴大,帶動CPI同比回落至1%以下。此外核心CPI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背后體現的依舊是消費需求偏弱。
王青認為,短期內豬肉價格還將面臨一定壓力,CPI會繼續運行在1.0%以下區間。年中之后,伴隨豬肉價格開始回升,以及消費修復加快,CPI同比將出現趨勢性溫和上行,全年中樞有望運行在2.0%左右。考慮到今年物價形勢整體溫和,不會對國內貨幣政策靈活調整形成掣肘。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