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事項
3月2日上午,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會議審議了《山東省“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山東能源發展“九大工程”行動方案》《關于支持省級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強調要始終把綠色作為發展底色,扎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優化能源結構,做好小煤電機組壓減改造,增加清潔能源供應,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要加快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現實可行的各類園區平臺發展體制機制,優化完善功能區職能,扎實推進省級新區建設。
會議傳達學習了國家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精神,聽取了山東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審議了山東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2022年工作要點等。會議指出,要始終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放在第一位,加強生態保護修復,主動排查問題,抓好問題整改。要堅持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系統排查河流防洪隱患,加大資金投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確保黃河安全度汛。要加強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推進現代水網建設,整體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提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山東唯一一個跨區域的國家戰略。今年2月份,山東剛剛出臺了《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這似乎預示著山東黃河戰略即將全面提速。
2.首批“好品山東”223家品牌名單揭曉
3月2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首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介紹“好品山東”建設情況,通過各項務實舉措,把“好品山東”品牌樹立起來、傳播出去,使“好品山東”成為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
今天公布的首批“好品山東”名單涵蓋制造業、消費品、農產品(000061)領域共14類223家品牌。在43個農產品品牌中,章丘大蔥、萊陽梨、煙臺蘋果等悉數入選。在任務目標方面,山東省提出了近期目標和中期目標,到2025年,“好品山東”競爭力位居全國區域品牌前列,到2030年“好品山東”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品牌。
提示:“好品山東”建設是一項創新性工程,有望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3.今年山東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 傳輸通道城市鋼鐵產能年內應退盡退
今天,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創新引領走在前 聚力實現新突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山東省將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守底線、提質量、惠民生。在淘汰低效落后產能方面,推動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鋼鐵產能應退盡退;新產業新動能方面推進濟南、青島、淄博三大環保產業集群建設,力爭建設10家左右生態工業園區。
今年年底前,山東省傳輸通道城市(不含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鋼鐵產能原則上全部轉移退出,合計煉鋼產能1886萬噸、煉鐵產能1975萬噸。退出參與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整合的6家地煉企業,合計產能1520萬噸。整合退出單獨廠區100萬噸以下獨立焦化企業115萬噸產能。發展新動能、新產業方面,山東將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發展壯大環保產業,推動以風電裝備、核電裝備為重點的產業園區建設,積極打造濟南、青島、淄博等環保產業集群。
提示:大量產能的清退、重組,將為山東鋼鐵(600022)、煉化產業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4.山東重點布局四大清潔能源基地 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實現“三個翻一番”
3月3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了解到,當前山東省把優先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制訂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裝機容量和電量三項指標較“十三五”末基本實現“翻一番”。
圍繞該計劃,山東省重點布局了四大清潔能源基地,分別是: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魯北鹽堿灘涂地千萬千瓦級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魯西南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和外電入魯通道可再生能源基地。充分發揮省內風能、太陽能(000591)等資源優勢,在條件優越地區布局大型基地項目,推進風電、光伏規模化、基地化發展。同時,鼓勵省內能源企業“走出去”,依托“外電入魯”送電通道,在省外建設大型可再生能源送電基地。
提示: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必然選擇,能夠助力全省新舊動能轉換。
5.山東省推出《數字變革創新2022行動計劃》 年底前設區市全面建成“城市大腦”
3月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創新引領走在前聚力實現新突破”主題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山東省大數據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數字變革創新2022行動計劃》,聚焦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治理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數字化變革。
在推進生活方式數字變革方面,山東省將實施“城市大腦”建設提升行動,年底前各設區市全面建成“城市大腦”,全面支撐市域數字化治理和服務。今年,聚焦打通智慧便民的“最后一公里”,山東省計劃推動1200個左右的智慧社區建設,打造一批群眾滿意、特色鮮明的智慧社區,年底前全省智慧社區覆蓋率超過20%。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 整理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