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凡君
純潔的冰雪世界,激情的奧運盛會。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一起向未來”是本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也是全世界的共同心聲。冬奧會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冬季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截至2022年,冬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24屆。
早在2015年7月6日,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權。歷經6年多的籌辦,北京冬奧會迎來盛大開幕,中國又迎奧林匹克火種,再享奧林匹克榮光。
奧運會預期可帶來較大的紅利與經濟效益。從2008年夏季奧運會到2022年冬奧會,北京成為世界矚目的“雙奧城市”。14年間,中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眾多國內企業也跟隨著國家的腳步較快前行。
45家冬奧會贊助企業
2017年2月,北京冬奧會市場開發計劃便正式發布。近五年時間,眾多企業品牌早早地便已進入冬奧會贊助企業的陣營,進行營銷布局。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市場開發計劃主要由贊助計劃、特許經營計劃、票務三個部分組成。贊助計劃分為官方合作伙伴、官方贊助商、官方獨家供應商以及官方供應商四個等級。
北京冬奧組委2022年1月29日發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經濟遺產報告(2022)》(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北京冬奧會市場開發工作從2017年2月正式啟動以來,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和社會力量參與,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籌集必要的資金、物資、技術和服務保障。截至目前,北京冬奧會已簽約45家贊助企業,其中官方合作伙伴11家,官方贊助商11家,官方獨家供應商10家,官方供應商13家。
贊助企業包括銀行、乳制品、保險、航空、運動服裝、移動和固定通訊運營服務等多個行業。除去13家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之后,與北京冬奧會達成合作伙伴關系的45家北京冬奧會贊助企業名單包括:
官方合作伙伴(11家):中國銀行(601988)、中國國航(601111)、伊利、安踏、中國聯通(600050)、首鋼、中國石油(601857)、中國石化(600028)、國家電網、中國人民保險、中國三峽。
官方贊助商(11家):青島啤酒(600600)、燕京啤酒(000729)、金龍魚、順鑫、文投控股(600715)、北奧集團、百勝中國、恒源祥、猿輔導、奇安信、盼盼食品。
官方獨家供應商(10家):英孚教育、科大訊飛(002230)、中國郵政、華揚聯眾(603825)、士力架、良業、空港宏遠、東道、三棵樹(603737)、BOSS直聘。
官方供應商(13家):普華永道、隨銳集團、金山辦公、一石科技、歌華有線(600037)、河北廣電、豐原生物、天壇家具、麒盛科技、石家莊印鈔、諾貝爾瓷磚、舒華體育、東鵬瓷磚。
2022年冬奧會合作伙伴、贊助商、供應商
資料來源:《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經濟遺產報告(2022)》
《報告》顯示,北京冬奧會的市場開發堅持共同參與、共同盡力、共同享有的理念,積極創新市場開發機制,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和社會力量的參與,為籌辦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和服務保障,為中國企業增強實力、走向世界創造機遇、搭建平臺,將北京冬奧會品牌價值與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充分結合,實現共贏發展。
品牌價值持續提升
成功的市場開發是辦好冬奧會的重要保障,也是奧林匹克運動健康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北京冬奧會贊助計劃是北京冬奧會市場開發計劃重要的組成部分。該計劃啟動以來,已有中國銀行、伊利集團、國家電網、中國國航、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金龍魚、中國聯通等10家企業成為“雙奧”贊助企業。
其中,青島啤酒、燕京啤酒兩家中國知名啤酒企業,曾經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如今再一次攜手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為“雙奧”贊助商。
青島啤酒、燕京啤酒在贊助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持續獲得“后奧運效應”。據公司財務報表顯示,2009年-2012年,青島啤酒、燕京啤酒年利潤均呈現穩定上升態勢。2020年,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的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77.6億元、109.28億元。
金龍魚作為國內首家“雙奧”糧油食品企業,充分獲得奧運品牌帶來的紅利。2020年金龍魚實現營業收入1949.22億元,截至2020年,金龍魚已經實現連續五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且復合增長率均保持在兩位數左右水平。
中國銀行自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唯一銀行合作伙伴后,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再次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銀行合作伙伴后,中國銀行以傳播奧運文化,推廣冰雪運動,塑造“雙奧銀行”品牌形象為目標,在進博會、服貿會等現場設立冬奧冰雪專區,連續四年支持并參與國際奧林匹克日活動,贊助支持“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奧組委官方活動或國際賽事,簽約優秀運動員為代言人。
對于全球首家“雙奧”乳制品企業——伊利集團而言,通過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奧運牛奶”成為伊利的榮耀標簽,也是中國乳業第一個成為奧運贊助商的品牌,并在此后的12年內成為亞洲乳業第一。伊利集團自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后,實施了“伊利冬奧聚勢計劃”、“活力冬奧學院”,鼓勵和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冰雪運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中國聯通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通信服務提供商之一,曾為北京奧運會提供了優質的通信服務——共計承建600多項奧運通信工程,鋪設奧運專用光纖5萬多公里,共有23000多員工參與了服務保障工作。中國聯通作為北京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唯一官方通信服務合作伙伴,為賽事提供了包括移網和固網全專業的網絡服務。
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作為中國重要央企,借助“雙奧企業”契機,以“促進我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理念,展現我國推進能源生產、消費革命、服務全球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決心與成就,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
創新企業贊助模式
通過籌辦奧運會,帶動國家、區域和主辦城市經濟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已經成為奧運會的重要目的和功能。
在贊助征集過程中,北京冬奧組委合理統籌籌辦需求,在保持銀行服務、航空客運服務、乳制品、體育服裝、通信服務等25個傳統贊助類別的基礎上,貫徹“綠色辦奧”理念,助力科技冬奧進程,設立贊助新類別。
2022年冬奧會,北京冬奧組委協調國際奧委會創設了城市更新服務、自動語音轉換與翻譯、創意光影秀服務、發電、生物可降解餐具等11個奧運贊助新類別,征集到一批掌握先進技術、符合辦賽需求的贊助企業。
與此同時,北京冬奧會贊助企業體育營銷模式由單純“贊助廣告”轉向企業內部資源縱向整合,注重培育市場,著力精準營銷。
具體來看,在冬奧會歷史上首次5G大規模商用的背景下,中國聯通完成了所有場館、簽約酒店以及交通干線、場館間道路的5G網絡全覆蓋,充分滿足了冬奧賽時業務需求和冬奧區域內公眾用戶的網絡需求。
在5G賦能下,中國聯通還為北京冬奧會打造了“智慧觀賽、智慧辦賽、智慧參賽”三大場景創新應用體系,奧運歷史上首次實現了5G無線指揮調度,輕量級云轉播,5G視頻回傳等創新型服務以及智慧專線、智慧客服、物資管理平臺、遠程醫療等一系列智慧化應用,并在疫情背景下提供了無人混合采訪、遠程新聞發布、智慧防疫系統等解決方案,充分踐行了“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
青島啤酒作為“雙奧贊助商”之一,自2018年12月正式成為官方贊助商以來,一直在傳播冰雪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其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特別設計并推出了冰雪罐系列,15款冬奧冰雪罐體上印有15個官方競技項目,花樣滑冰、短道速滑、跳臺滑雪、鋼架雪車等冰雪項目的剪影在瓶罐上顯現,定格下冰雪運動的精彩瞬間。
中國銀行作為北京冬奧會首家官方合作伙伴,在提供優質、可靠金融服務同時積極延伸產業鏈。為北京、河北、黑龍江、吉林、新疆等十余個省、市、自治區的冰雪項目提供授信支持,其中包括國家速滑館、首鋼滑雪大跳臺、延崇高速等冬奧會重點項目。截至2021年9月末,中國銀行核定授信總量613億元,累計投放298億元。
此外,中國銀行持續推廣冰雪運動,發布“冬奧冰雪運動計劃”,推出“一起上冰雪”系列活動,推出系列滑雪優惠活動,盤活冰雪運動市場增量。
在單個企業縱向延伸產業鏈的同時,跨企業合作的“連橫”趨勢也逐漸形成。阿里巴巴于2018年1月啟動“天貓冰雪節”,攜手寶潔、松下、可口可樂、伊利等品牌,推出大量冬奧、冰雪元素限定商品,并與崇禮富龍等滑雪場合作,為會員提供免費雪票。
與此同時,特許經營、特許產品也彰顯北京冬奧特色。2018年7月特許經營計劃正式啟動,截至2021年底,先后開發16個類別的5000余款特許產品;在北京、河北、西藏、新疆等19個省區市開設190余家特許商品零售店,在280余對高鐵列車上設置覆蓋。
目前,國內31個省區市的特許商品銷售渠道,贊助企業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安踏品牌專賣店、中國聯通、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開通線下實體零售渠道。
一場冰雪盛宴的開啟,讓眾多優秀國產品牌一同在世界舞臺亮相。2022年冬奧會,不同領域品牌和企業之間相互合作、碰撞,創新發展體育營銷模式,彰顯助力冬奧的企業擔當。(思維財經出品)■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