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周二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今年將保持財政支出在較高水平,大力優化支出結構,用好存量和增量資金,加大對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
此外,還將合理把握政策力度,增強可持續性。合理安排赤字和債務規模,有效防范風險。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政策的緊密配合。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今年國內經濟穩增長訴求上升,財政政策在宏觀調控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從蓄力到發力,從節奏“后置”到“前置”,均是財政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相結合的重點所在。
全年減稅降費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許宏才透露,今年還將研究出臺新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精準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精準聚焦支持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表示,今年將會推出新的減稅降費組合,上半年將是政策落地的集中期。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預計全年減稅降費規模有望在上年1萬億的水平上進一步擴大。
湘財證券宏觀研究員祁宗超認為,在可持續財政政策及宏觀稅負逐年下滑的趨勢下,2022年減稅降費有望達到1.5萬億,繼續在宏觀政策中發揮重要作用,更好地促進企業平穩發展和經濟持續恢復。
2022年赤字率不宜過高期待
許宏才指出,要嚴控政府支出,提高財政資金績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科學評估和把握財政收支政策,決不吊高胃口。增加轉移支付,保障地方特別是基層政府財政能力。
王青認為,今年財政支出端發力效應會更加明顯,包括預算內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力度會明顯強于上年。預計今年目標財政赤字率和新增地方專項債規模都會比2021年小幅下調,預計分別為3.0%和3.5萬億,較上年小幅下調0.2個百分點和0.15萬億。
但2021年財政“超收短支”,會給今年的預算安排提供更多的資源和空間,也為保持今年的支出強度、推動財力下沉提供資金支持;另外2021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已發未用規模較大,估計在1萬億元左右,也將結轉到今年使用,因此今年實際財政支出力度會明顯高于上年。
鐘正生預計,今年廣義赤字率為5.8%,低于2021年的6.3%,狹義財政赤字率可能持平于2021年的3.2%、赤字規模為39,300億;今年狹義赤字將比2021年更積極:從狹義赤字率看,今年實際的預計只有3.1%左右,今年有所提高。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