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月18日電 國新辦18日就2021年金融統計數據舉行新聞發布會,對于人民幣匯率,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主要由市場決定,既可能升值,也有可能貶值,彈性增強,雙向波動。
有提問稱:中美兩國之間現在利率有比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會不會影響匯率?中方將如何應對這一情況?
孫國峰指出,中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受市場供求、國際市場走勢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供求對人民幣匯率形成發揮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主要由市場決定,既可能升值,也有可能貶值,彈性增強,雙向波動,這是人民幣匯率發揮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的體現,也有利于促進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隨著國際金融市場形勢變化,跨境資金流動可能出現一定的波動,我國作為超大型經濟體,國內經濟穩健發展,為保持內外均衡提供了良好基礎。
孫國峰表示,總的來看,跨境資金流動將保持動態均衡。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持穩字當頭、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以我為主,發揮人民幣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加強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強化預期管理,引導企業金融機構樹立“風險中性”理念,處理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補充說到,現在觀察匯率變得越來越難了,比如原來人民幣和美元匯率關系的互動是比較有規律的,經常出現蹺蹺板,也就是美元升一點,人民幣就相對貶一點。2021年出現了幾次美元走強,人民幣更強的情況。這好像不可理解,短期的觀察難度增大。但這又在情理之中,比如說經濟增長去年比較快,貿易順差比較大,尤其是前期大家預期都比較好,所以支撐了人民幣走強,這就導致短期出現了美元強、人民幣更強的情況。但是,如果把這個時間拉長成一個階段來看,還是比較合理的,總體還是合理均衡、雙向波動,所以從更長周期來看并沒有改變什么規律,只不過短期的測算、短期的預測就顯得更難了,長期來看還是比較平穩的。
另外,劉國強強調,中國是大國,持續的單邊升值或持續的單邊貶值,在大國很難出現,在中國更不可能出現。因為我們的宏觀調控是有度的,也沒有大水漫灌,還是按照經濟規律做事,微觀的市場機制也比較有效,雖然可能會有一些干擾因素,但總體上還是合理均衡、基本穩定。(中新經緯APP)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