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楊月涵 呂銀玲)疫情不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更對日常就醫產生了一定影響。我國在2020年7月就發布了《關于疫情常態化防控下規范醫療機構診療流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疫情期間診療流程進行了指導。對于其中的預檢分診制度如何更加便民,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專職副主委左小兵表示,預檢分診點位標準仍需進一步規范,還要明確崗位人員職責等內容。
根據《通知》,在門診、急診入口要對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在預檢分診點由有經驗的醫務人員詢問癥狀體征和流行病學史,門診出診醫師要加強對患者有關新冠肺炎癥狀和流行病學史的問診。對于預檢分診中發現的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安排專人按照指定路線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
對于如何優化預檢分診流程,讓市民就醫更加便利,左小兵建議,要進一步規范管理,把預檢分診建設納入醫療機構建設標準,新建醫療機構必須按照規范要求設置預檢分診處,有改造條件的醫療機構要及時按照設置規范要求進行改造。
對于預檢分診點崗位人員,左小兵也指出,要將其具體標準明確為“感染科和呼吸科及門、急診科護師,設置人數2人”,其職責明確為詢問癥狀體征和流行病學史,工作時間也須明確為醫療機構門急診營業時間。
針對現場預檢分診壓力大,易造成現場人員聚集的問題,左小兵還建議,可統一網上預檢分診手機App操作系統,病人在網上掛好號后,即可按照網上預檢分診操作提示在預約時間就診前完成網上預檢分診,并在到達預檢分診點前能夠及時展示給預檢分診點醫務人員,這樣可以避免預檢分診點人員聚集擁堵的現象。
此外,針對疫情期間居家和防控區人員如何就醫,左小兵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對于一些常規病、慢性病,一方面可以開通專門的線上醫療咨詢,加強指導,另一方面,要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用,盡可能讓醫務人員上門服務,提供常規診療、藥品配送等。對于緊急病人,要形成閉環管理,調配專用車輛或救護車轉運到具有隔離觀察條件的指定醫療機構,提供診療服務,在隔離區就醫更要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