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2月3日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3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格奧爾基耶娃時表示,中國將繼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施穩定的宏觀政策,加強針對性和有效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制定政策,適時降準,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確保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此前,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常會也曾多次提及降準,隨后央行即宣布降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李克強總理在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格奧爾基耶娃時也提到“適時降準”,不知是否意味著新一輪的降準也將不遠了?
節前壓力不大,但歲末年初仍不排除降準
國泰君安宏觀組測算,若考慮央行逆回購到期續作,MLF 等額或小幅縮量續作,或通過降準對沖,預計不存在流動性缺口,政府存款、外匯占款、繳準壓力和 M0擾動等其余四項因素將合計釋放流動性約 7496 億元。若不考慮央行投放(公開市場續作以及再貸款投放),預計流動性缺口達 6704 億。
從歷史經驗來看,2017年以來央行從來沒有在12月公告或進行過降準操作,通常會在年初1月降準以對沖春節流動性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央行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刪除了“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管好貨幣總閘門”等相關表述,國泰君安證券表示,考慮到每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發布的時間滯后,“總閘門”實際上是寬松周期的“后驗”指標,但執行報告前后召開的重要會議中,貨幣政策措辭也都會有鋪墊,可以說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實際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天風證券指出,展望未來,如果超越基礎貨幣缺口角度觀察,一旦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運用或者財政支出不及預期,或者需要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在1月加大信貸投放,則不能排除12月-1月宣布降準的可能性。
數據顯示,11月30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500億元逆回購和2000億元MLF到期。12月1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12月2日央行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
考慮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央行維穩資金面的表態,國金證券(600109,股吧)預計 12 月央行大概率仍將利用 OMO 操作來“削峰填谷”。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臨近跨年處,不排除12月下旬通過降準置換 MLF 的可能性。
國金證券建議,短期耐心等待大盤再次啟動。建議激進投資者關注消費、軍工和新能源。穩健投資者維持七成左右倉位 。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