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福布斯揭榜的中國首富,和以往不一樣。
10月20日,福布斯全球實時富豪榜顯示,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以644億美元斬獲中國首富,位列全球富豪榜第19名。
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以594億美元的身家,成為中國互聯網首富,位居全球富豪榜單第20名。
不料短短幾年間,首富易主,滄海桑田。
一見君發現,相較于前首富們高調的極端,鐘睒睒和張一鳴卻具有不一樣的特質:極端的低調。
1
現年67歲的鐘睒睒是浙江企業家中的典型異類,在商業界和資本圈素來低調而隱秘。
即便坐擁巨大財富,他極少在大眾視野出鏡,不參加商協會,包括浙商總會、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等商業大佬云集的民間團體中均不見他身影。
鐘睒睒亦從不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不主動參加任何獎項榮譽評選,幾乎不出席由政府相關部門召集的企業調研會議,絕少有企業家朋友。
有坊間傳聞,鐘睒睒愛看帝王片、推崇打商戰,篤信“斗爭中發展”的理念。
自負、好斗、缺少朋友,被認為桀驁自負的鐘睒睒,其“孤狼”之名早已在業內盛傳。而他本人也并不諱言自己的孤傲個性,曾對自己自評:
“我就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同行們在干什么、想什么,我根本不管。”
猛獸總是特立獨行,鐘睒睒和農夫山泉就是這樣。
2021年10月21日,針對網友反映未開封的農夫山泉瓶裝礦泉水里有大量蛆蟲一事,農夫山泉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回應稱,其生產過程為連續生產,所有源水都經過嚴格過濾、殺菌,包裝容器亦經過嚴格殺菌,生產制造過程絕不可能進入蟲卵。目前已經向公安機關報警處理。
這份回應輿情的方式也有別于其他企業。一般企業遇到這種輿情,處理方式先是回應調查此事,再進一步發布聲明說明有關情況。
而農夫山泉這份聲明明確否認出現此事,直接報警。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事實上鐘睒睒將這句座右銘發揮達到了極致。
農夫山泉變得家喻戶曉與其廣告的“洗腦”有著必然的關系。從“農夫山泉有點甜”到“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些經典文案均出自鐘睒睒之手。
但是與將農夫山泉打造成一個“熱門IP”相比,鐘睒睒卻將自己隱藏的很深,曾如此直言:“真正做企業的人不會過多露面”。
據一位接近鐘睒睒的人士表示,他從不沽名釣譽,從不喜歡拋頭露面,也從不允許著意宣傳他個人。
鐘睒睒的首富路,則不止有一瓶農夫山泉而已。
28年間,鐘睒睒打造了龐大的資本版圖。Wind數據顯示,鐘睒睒實際控制有106家公司,旗下130家公司覆蓋食品飲料、生物疫苗、保健品及地產四大領域。
2
同樣,張一鳴亦是低調做“頭條”,悶聲發大財。
字節跳動成立第一年,見不到張一鳴新聞。“今日頭條還沒站穩腳,我們都不希望樹大招風,沒人知道我們才是最安全的。” 張一鳴后來回憶說。
據媒體報道,2013年,字節跳動獲得一億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張一鳴選擇秘而不發,投資者是全球著名投資人。
“主要也不算是我們的成就,”為了低調,張一鳴和另一家投資人協商保密,后來就再沒去打過招呼取消保密,“如今就更沒有說的必要了。” 張一鳴后來向中國報道說。
據他身邊的人透露,即便是現在,不到萬不得已,張一鳴也不去參加應酬,他每天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和三兩個“技術控”約在一個角落天馬行空,“當然,最終目的還是挖人。”
“我從來沒想過做明星CEO。”張一鳴見過很多企業家每天出席各種活動曝光度極高,各種業務無比繁忙,飛機剛停穩就十幾個電話打進來。“我的電話都很少響。”張一鳴對媒體說。
低調歸低調,但張一鳴則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今日頭條、抖音之外,還有10億操著不同語言、有著不同膚色的年輕人為之瘋狂TikTok(抖音國際版)、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皮皮蝦、懂車帝……
有媒體這樣寫道,投芯片公司、房地產中介、互聯網醫療公司,豪擲90億并購VR公司……最近,一路“買買買”的字節跳動正在成為2021年互聯網圈的“新晉并購王”。
今年,字節跳動版圖擴張的“野心”更加明顯。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字節跳動公開投資數量139起,僅2021年數量就達54起,有機構預測,2021年將是字節跳動對外投資的高峰年,很有可能在投資數量上再創新高。
僅僅10月一周之內,字節跳動被披露投資了兩家芯片相關的公司,分別是云脈芯聯和光舟半導體。
當年有媒體采訪張一鳴的企圖心,張一鳴這樣回應道:“我有企圖心,我不怕承認,而且也不覺得有企圖心是件壞事兒。”
《水石閑談》里說:“故知進退者,乃能稱為哲人。”至今未上市,年僅38歲的張一鳴半年前甚至早早辭任字節跳動CEO。
有分析認為,當前的社會輿論環境充滿仇富情緒,這些新興富豪在年齡并不大時就卸任,顯然有助于改善他們的社會形象,避開仇富的集火攻擊,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
3
不過,很長的時間里,中國首富有時候就像一個“魔咒”:有人坐牢、有人“丟財”、有人銷聲匿跡、有人提前隱退、有人不再露面侃侃而談?
不同領域,這樣的前車之鑒不少:不管是第一位中國首富牟其中,還是后來的國美黃光裕,漢能的李河君、雨潤的祝義才、萬達的王健林、阿里的馬云……
首富帶來的不僅是榮譽和地位的象征,但身處高位久了,也別忘了提醒自己居安思危保持清醒。
好大喜功是最可怕的心魔:很容易導致企業盲目擴張、蒙眼狂奔。
缺乏對現金流重要性的敬畏:真正決定企業生死的不是凈資產,而是現金流。在企業面臨危機的時刻,無法變現的資產是沒有意義的。
堅信自己“大而不倒”:地方政府出于穩定地方經濟和金融的需要,一般不會對大型企業見死不救。但時過境遷,如今隨著經濟持續下行、去杠桿和淘汰僵尸企業的政策導向,政府不會是可靠的“救星”。
當資本圍剿權力時,一見君借用美劇中《紙牌屋》的經典臺詞:
當你接近權力中心時,會以為自己是其中一份子。
但到頭來你會發現,你真的不是。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管產業做的再大再強,背后依附的還是國家。
當年一代宗師趙本山老師感覺到空氣不對勁時,在出演《一代宗師》電影中說: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都是時勢使然。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這個世界終究是時勢造英雄,并非英雄造時勢。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訪網關注。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