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杭州迎亞運”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如火如荼:入城口整治注入杭州元素,全面打造“席地而坐”的衛生環境、“杯水不溢”的通行環境、“水墨淡彩”的夜景環境、“滿城飄香”的園林環境、“宋韻錢塘”的人文環境,扮靚城市門面、彰顯杭州韻味……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營造良好的“迎亞運”氛圍,2月25日,亞運市運保指揮部正式印發《“美麗杭州迎亞運”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方案》,全面啟動“美麗杭州迎亞運”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該提升行動共6大類609項任務,主要圍繞亞運通勤線路、場館設施、接待賓館、入城口等重要流線、重要節點,全面提升城市潔化、綠化、序化、亮化、美化水平,展示全域美麗風貌。所有施工項目將于6月底前完成;8月上中旬,啟動鮮花擺放、園林綠化景觀造型等工作;8月底前,全面展現杭州城市最美風光。
“當前,各項‘迎亞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正快馬加鞭、晝夜不停,朝著節點目標全力沖刺。‘美麗杭州迎亞運’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方案已明確,將通過條抓塊統、打造精品、因地制宜等方式,實現道路平整、市容整潔、標志規范、設施可靠、夜景靚麗、管理有序的目標。”亞運市運保指揮部城市建設、環境整治與交通運行保障組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相關部門將聚焦突出問題、借勢借力攻堅,深入推進全市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突出賞心悅目、簡約大氣,以“繡花”功夫推動城市環境品質大提升,全面掀起“美麗杭州迎亞運”的建設高潮,讓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成果實實在在惠及市民群眾。
做“繡花功夫”活 讓城市環境“凈”起來
昨天下午1點,剛過午飯時間,緊鄰杭州奧體中心主體育場(大蓮花)的聞濤路,環衛工人趙永進騎著環保的電動三輪車,又開始在慢車道上忙碌起來。在聞濤路飛虹路路口,他停下來,從車上拿出一瓶東西,走到一根白色的路燈桿前,噴灑起來。“我看到這個燈桿上有一小塊掉漆,不是很好看,需要噴點白漆補上。我車上,白漆、紅漆、綠漆都有,根據不同顏色的桿子來換。”趙永進說,自己是濱江人,做了18年保潔,今年杭州要舉辦亞運會,保潔上需要更“精細”地對待。
“美麗杭州迎亞運”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中,全面打造“席地而坐”的衛生環境是目標之一。
目前,市城管局正牽頭指導各城區行動起來,對全市域城市環衛保潔提標提質,潔凈“著裝”迎亞運?,F在場館周邊的道路定人定崗定車,以高頻次高質量的方式進行全方位保潔。
采訪中,濱江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包括聞濤路在內的亞運場館周邊道路,環衛保潔已啟用“機械+人工”相結合的作業模式,重點區域道路實行全面深度清洗作業,延長道路保潔時間、精細化保潔標準、強化機械化保潔力度。以大蓮花場館為例,周邊聞濤路、飛虹路、揚帆路、奔競大道和機場城市大道五條路,配置了6臺大型機械作業車和10輛小型電動保潔車。目前,這一帶的車行道主要靠機械保潔,灑水頻次提高到每天6次,洗掃每天3次,所有道路每周再深度清洗2次。人行道延長人工全面保潔時間至8小時,其他時間再附加小型電動保潔車巡回保潔。
“近幾年,為滿足大家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環衛部門一直向'席地而坐’的高標準保潔目標努力。達到重點保障道路機械化作業全覆蓋、清潔能源機械化全覆蓋?,F在正趁著迎接亞運做一次大嘗試,這也是我們精細化保潔努力的方向,像繡花一樣雕琢城市每一個細節。”市城管局環衛固廢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環衛部門已提前進入亞運時間,重點關注亞運通勤線路、場館周邊、城市窗口地區,深入到城市家具、綠地,并提升環衛行業的形象和服務,努力在8月底前把“最干凈”的杭州展現給大家。
要以“繡花”功夫雕琢城市每一個細節,市城管局組建了一支隱藏在后臺、108人的綜合督查隊全面服務保障。
為積極推進“美麗杭州迎亞運”全市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工作,去年年底,市城管局由黨員先鋒帶頭成立了亞運城市環境保障專班,并開始牽頭實施了“綜合督查”工作法,之后,按照“三個一”的原則組建了一支108人綜合督查隊,實現全時段響應、全行業覆蓋。一是“一支隊伍查”,整合環境整治各行業條線既有檢查力量,全面提高檢查效率,減輕基層負擔;二是“一個標準量”,對環境整治涉及的213個子項問題實施標準化管理,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做到全市尺度統一、步調一致;三是“一個平臺管”,搭建綜合督查系統,實現全流程閉環、透明,檢查數據可查、可溯,考核應用公平、公正。
青年黨員金永飛是亞運城市環境保障專班的一員,這段時間,他比各個項目的施工人員還要忙碌,加班加點已是常態。春節以來幾乎每個周末都有工作安排,為盡快拿出相關工作方案、材料,有時加班到凌晨甚至通宵。“美麗杭州提升的成果,需要每個環節不出錯,我們的綜合督查機制,已實現全流程管控、問題即時處置,為實施精細化管理提供有力抓手,所以需當日事當日畢。”
干“精雕細琢”事
讓道路品質“提”起來
很多司機在駕車通過橋梁時,可能都遇到過“橋頭跳車”的現象:即在上橋或下橋的過程中,車子突然顛簸一下。
近期,大家開車經過丁橋港橋、洋家港橋、會農橋等橋梁時,會發現車輛的顛簸感明顯小了,這都得益于杭州市城管部門啟動了“橋頭跳車”整治,預計5月底前,丁橋港橋等50座橋梁將基本消除“橋頭跳車”現象。
為了給杭州亞運會創造更好的通行環境,杭州市政部門已全面開展城市道路平路整治專項行動,力爭在8月底前,全面打造“杯水不溢”的通行環境,消除“橋頭跳車”就是其中一項內容。
昨天上午,記者看到蕭山區錢江世紀城飛虹路(金雞路—永輝路)的主干道被圍了大半,中間正在進行的路面提升工程已接近尾聲。
“錢江世紀城作為亞運會的主陣地、主戰場,成立了環境提升工作專班,其中大修道路總長約12公里,包括鴻寧路、飛虹路、金雞路三條道路。這三條道路作為世紀城工程車輛的主要通行通道,在滿負荷的工程車交通壓力下,道路疲勞破損嚴重。目前項目已全面進場施工,改造期間將同步完成管道維修、路基補強、人行道改造、綠化提升等內容,整體計劃于今年5月底完成。”錢江世紀城管委會規劃建設局副主任馬俊透露,前期排查過程中,施工人員先通過CCTV管道檢測,對這些道路進行了空洞檢測,同時也把地下管網排摸了一遍。“最終,我們明確了30%的路面需填補空洞再做基礎,徹底解決沉降破損問題。”
“道路平路整治專項行動的內容很多,除了‘橋頭跳車’,還有實施井蓋防沉降措施,消除‘低洼積水’‘水老鼠’等現象,讓車行道、人行道、盲道通暢無阻等。”市城管局市政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給亞運提供賽事保障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通過此次行動將改善杭州的基礎設施、優化行業管理、提升城市道路設施品質。
同樣,杭州交通運輸管理服務部門根據巡查發現的S302省道存在著路面裂縫、車轍、橋頭跳車等路面病害問題,增加了淳安段11公里和桐廬段28公里專項整治提升計劃,屬地政府制定整治方案,確保8月底前完成整治。針對路面平整度存在的問題,交通運輸部門已下發整治任務書,將全市普通國道、普通省道養護大中修工程和橋頭跳車處治項目,列入省交通亞運保障項目和2022年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確保4月底前完成13處橋頭跳車處治,6月底前完成210公里養護大中修工程施工。
現“宋韻錢塘”美
讓城市品質“靚”起來
走進濱江區工業綜合體項目建設現場,你會發現這里一改以往傳統工地“黃沙飛揚、噪聲擾人”的形象——
裝配式輕鋼龍骨做成的圍擋以仿真綠皮為底,亞運會吉祥物琮琮、宸宸、蓮蓮躍然而上,儼然一道靚麗街景;大門進口處有全自動沖洗裝置,車輛進出都有專人輔助沖洗,還有霧炮和灑水車控制揚塵;看不到堆積如山的鋼筋水泥,也沒有橫七豎八的腳手架,一排排的建筑材料碼放整齊,盤扣式腳手架安全、整潔、美觀……
這是“美麗杭州迎亞運”建筑工地環境提升行動帶來的新變化。
建筑工地環境整治是城市環境提升的關鍵點,也是事關城市整體形象的攻堅點。為進一步做好“美麗杭州迎亞運”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持續改善工地面貌和施工環境,日前亞運市運行保障指揮部城市建設、環境整治與交通運行保障組正式印發了《“美麗杭州迎亞運”建筑工地環境提升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美麗杭州迎亞運”建筑工地環境提升行動,由市建委牽頭,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和屬地政府(管委會)共同實施,著力攻堅施工揚塵、圍擋占道、工棚未拆、臨時保通道路坑洼等工地環境突出問題,消除工地視覺污染,全力打造整潔、綠色、文明的施工環境,持續改善工地面貌和施工環境。
入城口是一座城市的“臉面”,更是展示“宋韻錢塘”城市形象最直觀的窗口。杭州交通正在全面沖刺全市40個入城口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讓城市的門戶實現“潔化(潔而凈)、序化(安而暢)、亮化(舒而秀)、美化(綠而美)、文化(文而雅)”目標,全力以赴提升城市環境和城市面貌。
余杭互通是余杭區、富陽區、西湖區、臨安區的重要互通樞紐,是余杭與外部環境的重要連接點,也是余杭對外的重要門戶,承載代表余杭區形象的重要工作。在余杭互通的設計方案中,為保障余杭互通的周邊景觀環境整治、亞運小品設計、建筑立面整治、夜景亮化、智能化設施融為一體,實施范圍覆蓋余杭互通區范圍及兩側視線200米范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入城口整治提升工作中,入城口整治提升專班編制了《杭州市入城口綜合提升設計導則》,提出在亞運文化的展現方式上,要講究“水墨淡彩”,用心挖掘亞運賽事的豐富文化內涵,并在景觀設置中融入當地的地域特色文化,如在余杭區良渚入城口設計中引入良渚文化元素,富陽及東洲島入城口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等,做好城市整體形象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提升,真正實現“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
蕭山沈村村黨委書記沈勤建則見證了杭州的另一番蛻變。
借“迎亞運”山體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專項行動的“東風”,沈村村的三清園景區盤活了大片采礦用地,打造了公園大草坪、新增了占地10畝的卡丁車項目。如今,增綠3萬平方米的大草坪已成為舉辦山地越野賽、帳篷節等各類活動的休閑大平臺。
不僅僅是蕭山,通過此次山體生態修復行動,全市各地對一批存在年份長、治理難度大的難點礦山加大了治理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了150多個廢棄礦山整治,修復廢棄礦山面積6000余畝。”杭州市規劃資源局地礦處處長潘崢介紹,通過“數智賦能”提速整治效率,據生態修復動態監測系統數據顯示,目前全市納入“迎亞運”山體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行動的1630多個項目已基本完工。(記者 任彥 王莉莉 毛雨佳 劉園園通訊員 王晨 夏穎蘭 杭建宣 范楊 楊文龍)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