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放了我父親,我跟你們去!”在三米見方的戲臺上,身著紅軍服的木偶被表演者用系線惟妙惟肖地操作著,演繹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這幾天,一臺由景寧畬族自治縣當地真實故事改編的紅色題材木偶戲正在上演,引來當地許多市民觀看。 帳簾后的木偶戲表演者,是麗水市戲劇曲藝家協會、民間藝術家協會的骨干創作人員吳少華,同時也是景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木偶戲)代表性傳承人。為了演好這臺紅色劇目,吳少華親手制作了幾十個木偶,推敲每一個舞臺布置細節,前后歷時幾個月打磨,劇目才最終成型。 “景寧畬族自治縣是革命老區,我想用木偶戲的方式還原景寧本土革命故事,讓浙西南革命精神深入到群眾當中。”吳少華表示。 用木偶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大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禮,這是我市通過文藝解讀浙西南革命精神,講好麗水故事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麗水市文聯通過文藝作品的詮釋、文藝活動的開展,創作出了一大批富有時代特征、麗水特點和紅色印記的文藝力作解讀浙西南革命精神,著力發揮文藝對人民理想、精神和心靈的引領、熏陶作用,擦亮“紅色浙西南、綠色新麗水”金名片。 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我市舉辦全國紅軍長征論壇聯盟城市“紅色地圖”攝影聯展,并邀請全省百名作家、藝術家開展創作采風活動;“忠誠使命、求是挺進、植根人民”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主題藝術展、“做新時代有擔當的文藝工作者”巡回視覺藝術展等文藝交流展覽的持續舉辦,更是開拓了浙西南革命精神影響面。 我市深挖浙西南革命精神深厚內涵,麗水文藝界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系列活動持續舉行;通過舉辦微電影、音樂等主題研討會,用影視藝術展現浙西南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浙西南革命精神”主題文學創作大賽活動、“以浙西南革命精神激勵‘麗水之干’”視覺藝術展等相關文學、美術、書法、攝影展賽,進一步將浙西南革命精神融入主題文藝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市文聯積極引導文藝工作者和文藝家們,通過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深入提煉和升華浙西南革命精神,創作出了文學作品《青山脈脈〈麗水文學〉紅色浙西南專刊》、小說《江南武工隊》、木偶戲《紅色畬娘》等一大批浙西南革命題材優秀文藝作品。歌劇《畬山黎明》、電影《云霄之上》、電視劇《春風又綠江南岸》等4部作品還入選了浙江省“五個一工程”。 市文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麗水市文聯將緊緊圍繞浙西南革命精神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偉大意義,大力實施“文興麗水 挺進共富”工程,高質量打造浙西南革命精神文藝精品項目,用不同的藝術門類多角度、多方位詮釋偉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作者:記者 劉燁恒 通訊員 季晶晶 趙淑潔 編輯:馬麗飛 責任編輯:葉捷